








扫码立即报名!
↓↓↓





扫码立即报名!
↓↓↓
出生在梅州大埔的田家炳先生,幼年在此接受中小学教育,作为从这里走出去的校友,他心系家乡教育,不忘家乡教育发展。在大埔县,由田家炳先生捐资的学校不在少数。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除了捐建学校的田家炳先生,其他乡贤、校友回馈母校的热情同样浓烈。大埔县域内每一所学校随处可见乡贤、校友捐建的教学楼、校园路面以及学校为校友、乡贤修立的功德碑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虽有优秀乡贤、杰出校友积极助校,但学校现阶段仍面临运动场修缮、持续性奖教奖学金设立、多媒体设备更新等迫切现实需求,亟需调整校友工作方式,整合校友力量,帮助解决学校现阶段发展困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根据调研发现,大埔县校友工作在以下三方面较为薄弱:
下一步,针对目前学校面临的迫切需求,爱校宝将协助整合校友资源,汇聚众多普通校友,搭建校友支持母校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和对接企业、公益资源纾解学校现阶段发展困境。爱校宝将稳步推进梅州大埔县校友工作,打造校友工作示范县,助推大埔县域基础教育发展。
这位乡镇小学校长做了什么,竟能带动500余位校友一起帮母校?| 两汪中心校经验分享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一个县域学校的发展史,是地区教育发展的缩影,是链接学校和地区历史、了解今天、展望未来的链条;校史凝聚着学校数十年甚至百年以来的风雨兼程,折射了学校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氛围,也沉淀了数千学子乡亲的精神情感和文化传统;校史是每个学校不应被忽视的文化财富。
为此,爱校宝征集百年老校,为之捐建线上校史馆,展示学校发展历史,营造校史文化氛围,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同步构建校友回馈母校的可持续机制,促进学校建设与发展。
线上校史馆能够全面地展示学校的历史、文化、精神面貌及教育理念,这不失为一本最有用的教材。线上随时随地了解学校的发展轨迹和历史成就,既激发校友集体荣誉感,又建立校友助校可持续机制。
校史大事记、校史老照片、校史名故事……构成学校独特的回忆与故事。
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参与线上校史馆报名!
扫描二维码,即刻报名
2022年初,爱校宝团队进入榕江,在教育局的支持下,与各学校协同开展校友工作,组织引导校友协力助校。一年多以来,龙家允校长先后在两个条件截然不同的学校任职,但在每个学校,他都能因势利导,将校友力量发挥到极致,他的秘籍是什么?
新的“母校”,新的挑战
平永镇初级中学:首个入驻爱校宝的学校
校友工作,老师传声最关键
在龙校长、接任龙校长职位的钟校长和老师们、热心校友的努力下,最终,以99届校友杨正平为首的24位校友牵头在爱校宝发起“平永中学,发起立诚知行毅奖学金的倡议”,共有217名校友支持了学校21860元,杨正平校友个人捐助了价值7万余元的物资,校友会筹建起来了,校友回校座谈,共商学校发展,走访帮助困难学生。
互相尊重、互相扶持,赢得校友粉丝
榕江县民族中学,与校友共同成长
感恩之心,薪火相传
(平永中学建立起优秀校友墙,以榜样力量鼓励在校学子)
梅州市是明清以来客家人衍播四海的主要出发地,是全球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被誉为“世界客都”。中国百校之父田家炳先生就诞生于梅州大埔,为家乡创建了一大批学校。作为全国重点侨乡、港澳台同胞重要祖籍地,祖籍梅州市的华人华侨500多万。这天然的历史优势,涌现出一批心系家乡教育的乡贤、校友。
“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上周,爱校宝调研团队走进梅州,调研梅州五华县、蕉岭县、大埔县,通过实地走访、现场座谈等方式,了解梅州县域学校基本需求及发展情况,以期搭建校友大数据平台,协助县域团结和凝聚校友,解决县域中小学发展问题,振兴县域基础教育。
爱校宝走进梅州五华县
爱校宝走进梅州蕉岭县
爱校宝走进梅州大埔县
贵州省榕江县
2021年12月,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爱校宝团队进入榕江,短短半年多时间,协助全县39所中小学筹建线上校友会、校友基金,线上筹款总额达93万余元,激活线下捐款捐物450余万元,更是挖掘一批优秀且积极助力母校与家乡发展的校友,也借机为全县对接了一批优质项目资源。
扫码查看榕江县教育校友互助平台
四川省自贡市
2022年9月,自贡市扶贫“两会”引入了爱校宝平台,不到4个月的时间,自贡市31所学校入驻爱校宝平台。同时,爱校宝平台也为自贡市引入了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青椒计划”、毕业后公益图书室及女童保护等助力自贡基础教育发展的公益项目,为推动自贡市中小学教育发展打开了发展思路并打下了校友助力家乡教育发展的基础。
扫码查看自贡市校友互助平台
爱校宝线上校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