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埔县,隶属广东省梅州市,客家风情浓郁,被誉为“客家香格里拉”。这里是百校之父田家炳先生的故乡,具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乡贤、校友助学蔚然成风。
爱校宝致力于汇聚校友力量,搭建校友支持母校的平台,助力学校可持续发展。三月,爱校宝团队前往梅州大埔县与大埔县教育局开展座谈会。座谈会上,大埔县教育局与爱校宝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为进一步推进大埔县学校校友工作,2023年4月12日至4月19日,在大埔县教育局的协助下,爱校宝调研团队分为两组在梅州市大埔县开展调研。此次调研目的为了解大埔县学校发展情况,收集学校迫切发展需求,以期汇聚校友,建立校友支持母校的可持续机制及整合企业资源与公益资源帮助学校发展。
此次共调研大埔县域内39所学校,其中湖寮镇11所、茶阳镇4所、枫朗镇4所、高陂镇4所、西河镇3所、大麻镇3所、光德镇2所、桃源镇2所、三河镇2所、大东镇1所、百侯镇1所、洲瑞镇1所、银江镇1所。
此次调研采用实地考察与现场座谈的方式,通过实地走访学校,与学校校长、老师进行简单座谈,详细了解学校现阶段发展需求、校友工作进展等情况。
根据调研发现,大埔县人文底蕴深厚,崇尚文学,人才辈出。文脉积淀深厚的大埔,也将崇文重教的优秀传统代代相承,浸染着从大埔走出去的游子。
出生在梅州大埔的田家炳先生,幼年在此接受中小学教育,作为从这里走出去的校友,他心系家乡教育,不忘家乡教育发展。在大埔县,由田家炳先生捐资的学校不在少数。
除了捐建学校的田家炳先生,其他乡贤、校友回馈母校的热情同样浓烈。大埔县域内每一所学校随处可见乡贤、校友捐建的教学楼、校园路面以及学校为校友、乡贤修立的功德碑等。
依靠爱心校友、乡贤的支持,不少学校也设立教育基金,用于奖励优秀学生和杰出教师,为学校的教学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突破。
虽有优秀乡贤、杰出校友积极助校,但学校现阶段仍面临运动场修缮、持续性奖教奖学金设立、多媒体设备更新等迫切现实需求,亟需调整校友工作方式,整合校友力量,帮助解决学校现阶段发展困境。
根据调研发现,大埔县校友工作在以下三方面较为薄弱:
学校捐赠以杰出乡贤、校友为主,受个人影响因素较大,资金中断影响捐赠的可持续性。例如,部分学校由校友、乡贤支持设立的教学基金,但受个人资金影响,基金可持续性差。
普通校友力量尚未激活,未充分管理利用。大埔县百年老校数量较多,校友基数大,回馈母校的热情浓厚,但学校未触达大部分普通校友力量,未将普通校友力量充分整合加之管理、利用。
未建立有效机制使校友、乡贤爱心持续化。部分校友借由回校开展校友活动的契机为母校带来捐赠与支持。校友、乡贤回馈母校的热情浓厚但学校未提供有效的渠道供其为母校持续奉献力量。
校友资源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校友回馈母校是学校建设发展中的有力支持。爱校宝多年来致力于搭建县域学校校友数据平台,组织校友力量帮助学校发展。
下一步,针对目前学校面临的迫切需求,爱校宝将协助整合校友资源,汇聚众多普通校友,搭建校友支持母校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和对接企业、公益资源纾解学校现阶段发展困境。爱校宝将稳步推进梅州大埔县校友工作,打造校友工作示范县,助推大埔县域基础教育发展。
如果您也有整合校友力量,帮助学校发展的需求,请扫下方二维码报名。
这位乡镇小学校长做了什么,竟能带动500余位校友一起帮母校?| 两汪中心校经验分享
诚邀学校设施设备供应商,助学、乡村振兴类公益组织,媒体加入!